【连载下集十,(总38)】
平台信用信息应用(一)
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落脚点是平台信用信息的应用。连载从信用的基本特征、企业信用内涵切入,这有助于提高应用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逐个展开企业、协会和政府应用场景和机理,以提高应用效率。
一、信用的基本特征
(一)信用社会学特征。
信用是一种社会心理因素、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关系不仅体现在个别信用主体的信用观念和基本素质上,同时还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国际的信用环境的优劣。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其信用的社会性直接表现为无所不包的错综复杂的社会信用关系网络。
(二)信用的伦理学特征。
信用属于伦理学范畴,体现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人们普遍认同这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时候,社会信用环境就会优化,失信的行为就会得到遏制。
(三)信用的经济学特征。
信用属于经济学范畴,体现为偿还、付息特征,即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自发调节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当然,交易中的延留义务不可忽视,揭示了跨期交易的信用双向性特征。信用促进了社会资金的再分配、扩大再生产和利润率的平均化,加速了商品的销售过程、节省流通费用和资本的周转,加快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
(四)信用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信用具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信用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诚实守信是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德。量入为出与超前消费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不同背景下的信用文化特征。
信用的四大特征紧密相关,实践中应植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鉴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晚,企业信用系统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原则,是遵循信用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内,以构
建企业信用信息供给源为目标,创新实践。
二、平台信用信息的内涵
(一)资信等级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得分 | |
资信 等级 |
基本素质 | ||
财务状况 | |||
公共记录 | |||
发展前景 | |||
经营管理 | |||
评价总分 | |||
等级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基 本 素 质 |
发展历程 | 司龄,发展阶段 |
规模 | 投资规模,销售规模,行业地位 | |
经营条件 | (场地、设施、布局) | |
职工情况 | (学历、技术职称、年龄、人数) | |
高管情况 | (学历、职称、职专业背景) | |
企业培训 | (高技能人才、业内培训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社会 公共 记录 |
行政处罚 | 交通,反垄断, |
诉讼 | 原告,被告,判决执行,强制执行 | |
知识产权 | 发明,实用,著作权,商标,技术秘密 | |
管理认证 | 职业健康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
资质(许可、备案) | 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危险品运输经营许可证 | |
监管信用 | 纳税,海关,市场监管,社保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发 展 前 景 |
销售增长趋势 | 销售增长率,竞争能力 |
利润增长趋势 | 利润增长率、毛利水平、费用水平、市场供求综合评价 | |
自身优势 | 管理,员工队伍,设施设备,网点,赢利模式,知识产权 | |
创新能力 | 创新潜力和成果、创新投入、创新效益比重 | |
产业链状况 | 与上、下游企业(前5家)的交易集中度和主要产业领域 | |
行业环境 | 政策法规环境,信用环境,国内外竞争状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经 营 管 理 |
公司治理状况 | (三会一层和科层契约制) |
部门状况 | 部门设置及其负责人及有机构成状况 | |
管理制度状况 | 日常经营管理,信用、风险、危机和战略管理,等 | |
经营业绩状况 | 核心竞争能力,规模,持续发展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财 务 状 况 |
债务风险状况 | 资产负债率,速动比例,现金流动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 |
资产质量状况 | 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 |
盈利能力状况 | 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 |
经营增长状况 | 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
上一篇:征信系统(九)
下一篇: 平台信用信息应用(二)